手摇压片机作为小型制片设备,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小试、小批量生产,其结构虽简单,但手动操作中易因物料特性、操作不当引发故障。以下结合实际场景,制定针对性应急处理方案,确保快速恢复操作并减少物料损耗。
一、故障应急处理核心原则
立即停机:发现故障后第一时间停止摇动手轮,切断设备动力源(若带电动辅助功能需断电),避免故障扩大。
安全操作:处理时佩戴手套,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冲模、压轮等运动部件,防止夹伤;拆卸配件需使用专用工具,避免部件损坏。
优先排险:若出现物料卡滞、冲模卡死等情况,先清理残留物料,再检查部件状态,禁止强行摇动手轮,防止机械变形。
二、常见故障应急处理步骤
1.冲模卡死(无法摇动手轮)
第一步:逆时针缓慢转动手轮,尝试松动卡滞部位,若无效,拆卸上冲固定螺母,取出上冲。
第二步:用毛刷清理中模孔内残留物料,检查中模是否变形,若中模内壁有划痕,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光滑。
第三步:重新安装上冲,确保冲头与中模孔对齐,试摇手轮,确认无卡滞后方可继续使用。
2.片剂成型不良(松片、裂片)
第一步:停止加料,取出已压制的不合格片剂,检查物料颗粒度(需控制在60-80目),若颗粒过细,添加0.5%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。
第二步:调节下冲高度,增加填料量(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0.5mm),同时顺时针微调压力调节螺母,增大压制压力(以手轮转动无明显阻力为宜)。
第三步:试压3-5片,检查片剂硬度(用硬度计检测,合格值≥3kg),达标后再批量生产。
3.物料漏粉(中模与下冲间隙漏料)
第一步:停止加料,拆卸下冲,检查下冲密封环是否磨损,若密封环老化,立即更换同规格新环(常规尺寸为Φ12mm×2mm)。
第二步:清理中模底部漏粉,调整下冲高度,确保下冲顶端与中模上平面平齐,减少间隙。
第三步:试加少量物料,摇动手轮观察是否漏粉,若仍漏粉,在中模与下冲接触处涂抹少量食用级润滑油(每次用量不超过0.1ml)。
三、事后维护与记录
故障处理后,需清洁手摇压片机各部件,用无水乙醇擦拭冲模、压轮,晾干后涂抹防锈油;同时填写《故障处理记录表》,记录故障类型、处理步骤、更换部件型号及处理时间,便于后续追溯与预防同类故障再次发生。若故障反复出现(如冲模频繁卡死),需联系厂家检测设备同心度、压力轴磨损情况,避免长期带病运行。